上一篇有提到我買的新玩具,是說,最近都帶著到處跑,而且為了方便帶,我還作了一個便當盒把所有GF1的鏡頭跟配件都放進去了(其實還有一些放不進去,不過我也不想帶太大的便當盒啦)。
然後最近就開始從手邊能找到的東西來亂拍,而其中第一個成為我的實驗品的就是學校附近總是很容易見到的蕨類。
一般要拍這種比較微小的東西,都會想到micro鏡頭,我之前也是就拿 Nikon 60mm f2.8 micro 鏡頭拍,拍起來感覺大概是這樣。
不過真的不好拍,我很認真的對焦還是很容易對不到,不過當然如果縮小光圈,用長曝光應該可以補足這個景深太淺的問題,不過這兩張畢竟是我手持,就很難太長時間曝光了。
而一般來說,觀察這種東西,對於學生來說大概就是放到光學複式顯微鏡下,所以要把上面的東西整個弄下來,一整團放到玻片上面,於是你會很清楚的看到下面這個東西(驚!)
當然也可能是這個…(這……是 鴨子 嗎?! (畫面右邊))
不過當然當我的學生,是不允許出現這種結果,所以通常一定要看到這樣才可以…
照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外面一圈,跟裡面有很多的孢子,有時候真覺得生物真的很有趣,小小的東西裡面蘊藏很多東西……
好了,以上是一般標準正常作法,不過對於新玩具NANOHAx5來說,這些太小兒科了,要拍就直接來,還弄什麼玻片(其實也真的很難放玻片),眼睛睜大一點直接看就好了,這樣說不定還可以練個什麼「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所以,把NANOHA架上蕨類的葉子,果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切!只是,好像不太對……
哈,因為NANOHA本身等於是一個放大鏡,可是他跟相機一樣會有一個視野範圍限制,所以我不小心對到的位置是蕨類葉子的主葉脈,不過這邊可以看到有很多細毛,手摸蕨類葉子的時候應該大家都有感覺到那個毛茸茸的感覺吧,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其實還蠻硬的說。所以要調整一下鏡頭,不過這個不是複式顯微鏡,這個比較接近解剖顯微鏡,所以直接把鏡頭往下面動一點就可以(葉片被壓住不能移動)。
這張就可以看到剛剛複式顯微鏡下面看到的那個孢子囊的外觀了,感覺其實還蠻像小蟲子的,不過一樣還是蠻可愛的一團,然後有一些孢子已經飄走了,所以就沒顏色了,說不定這也是一種區辨他成熟或是有沒有散發出去的方式!(這我個人不確定,只是推測)
最後給大家一張大特寫,可以看到其實顏色還蠻漂亮的,然後裡面包含著很多很多蕨類的小孩,飄散出去之後遇到適合的環境,他們就會蒙發產生配子體,就是心形的葉狀體,不過我還沒看過,或許之後試試看把這些孢子收集一下看能不能人工孵化培養一下好了…(笑)。
==
PS. 上面複式顯微鏡跟NANOHA拍攝的蕨類種類可能不一樣,因為是不同季節拍攝,不過孢子囊的樣子差距不大,但是因為太久了無從查考,所以說明一下。)
留言列表